精准的产业定位与规划:聚焦特定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,如电子城 IC/PIC 创新中心专注于集成电路与光子集成产业,打造了中关村硬科技孵化器、IC 产业生态创新中心等多个专业平台,为入驻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发展环境和资源支持,吸引相关领域的企业集聚,形成产业集群效应,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。
空间设计与改造创新:在园区改造过程中,注重保留老厂房的特色与历史价值,同时进行现代化的设计与功能升级。例如电子城 IC/PIC 创新中心在硬科技孵化器主体厂房设计中,以自然通风为原则,利用入口门厅、大堂等形成共享空间,并采用新风系统;二层通过钢构柱排列形成柱列式布局,提升立面形象,还利用原有屋顶建设生态屋顶平台休闲区,既满足了企业对空间环境的需求,又提升了园区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。
完善的运营服务体系:
构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:形成线上 INpark 平台、线下政企服务大厅的运营服务体系,提供政策服务、金融服务、工商财税法等 200 余项服务内容,为企业提供全方位、一站式的服务,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。
整合内部资源提供专属服务:园区联动招商邮轮、招商健康等内部资源,为客户提供邮轮出行、医疗体检、公寓住宿、酒店商务等专属服务,满足企业员工的多样化需求,提升园区的服务品质和企业的满意度。
打造专业服务空间和配套设施:配备共享机房、培训教室、会议室、专用算力服务中心、检验检测实验室等专业服务空间,升级食堂、咖啡厅、便利店等公共配套服务空间,并配备智慧化运营管理系统和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,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办公和发展条件。
科技与数字化管理手段: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党建平台、智慧园区管理平台等,以一个数字底座为核心,汇总收集园区产生的各类数据,打通园区统一支付、设备物联网、园区数字孪生展示等,实现园区在人员通行、车辆通行、水电能耗、碳排统计等方面的统一智慧管理,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准度,降低运营成本。
产业孵化与创新支持:打造了 “创 E+”“761 工场” 等科技产业创新孵化服务平台,形成国内国际 “双引擎”。“创 E+” 聚焦国内,在全国建起多个社区,为在孵企业提供包括工商注册、专利申请、融资对接等在内的 300 多项细致入微的服务。“761 工场” 放眼海外,通过对接国际机构、赴海外调研等方式,发掘国际创新潜力项目并引入国内,为企业提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机会